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0174
加味五苓散:调节甘油三酯作用显著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4日 《中国医药报》2005.05.14
     本报上海讯 五苓散加味(山楂、神曲、泽泻等)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总体疗效与西药舒降之相近,但前者在控制甘油三酯(TG)方面的效果更好。解放军455医院近期完成的一项临床研究为五苓散这一经典方剂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依据。y}-!:3,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指出,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医认为本病属痰湿之证,故他们采用运脾逐湿的五苓散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并与舒降之进行了对比观察。y}-!:3, 百拇医药

    本研究中,服用加味五苓散的患者66例,服用舒降之者42例,两组疗程均为60天。在比较了两组患者TC、TG、HDL-C、LDL-C、血浆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动脉硬化指数(A1)后发现:五苓散加味组的总有效率为86.4%,与舒降之疗效的88.1%无显著差异;五苓散加味组治疗TC、HDL-C、A1的个体疗效总有效率与舒降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五苓散加味组治疗TG个体疗效总有效率显著优于舒降之。另外,五苓散加味组服药期间,偶有胃部不适4例(5.71%),舒降之组见腹部不适2例(4.55%),睡眠差5例(11.4%),均能耐受。y}-!:3,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介绍,目前临床上尚无完全满意的纠正脂质代谢异常的药物。因此从中药中发掘有效的控制血脂药物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高脂血症是西医病名,通过血脂检查而诊断,其临床表现较少,往往与血脂检查不一致。这给中医辨证施治带来很大困难。y}-!:3,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认为,该病属中医“痰湿”病症范畴,“肥人多湿”、“体胖多痰”,又因病人多舌苔白腻、舌质暗,脉沉滑等,均属湿热凝痰、痰湿阻络之证,故宜从痰湿论治。五苓散载于《伤寒论》,重在渗湿利水,兼有健脾化气之功。苍术燥脾胜湿,山楂酸甘化阴,消食化积而不伤阴,为降脂截源之良药。现代药理也证实,山楂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降低TG作用,并能加快TC的清除,由此降低血脂减轻血管粥样硬化。神曲性味甘温,可治疗由于脾虚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瘀、脾不运化痰湿内生的脾虚痰瘀证,药效学实验证明它能降低和调节血清中的脂质。泽泻能改善肝脏的脂肪代谢。因此,以上诸味药物合五苓散,能取得运脾降脂的作用。y}-!:3, 百拇医药

    (景华 刘华)(景华;刘华 )